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 (套書,上下冊不分售)

NT $ 720


在舊秩序崩壞的年代,窺見不平等如何加劇並束縛你我,
而作為公民的我們,又有哪些反抗的可能性?!



自從步入全球化的時代以來,世界的政治經濟秩序已有巨大轉變,其中社會不平等的加劇與轉型更是引人注目。《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》即是聚焦在此一議題,本書透過社會學之眼,談論從美國到世界各地的不平等現象。全書分成上下兩冊,探討的範圍涵蓋甚廣,從國家間的不平等,到特定社會內部的階級、種族、性別不平等,甚至是更新興的不平等形式,這本書均有所討論。

作者告訴我們,不平等並非遠在天邊的現象;反之,當你發現你一輩子都買不起房、因膚色及口音而遭到側目、或被認為女人/男人就是應該怎樣怎樣──這些狀況都是不平等滲入你我日常生活的痕跡。當我們感到個人的行動選項處處受限、與光鮮亮麗的他人比較後產生了相對剝奪感,這些苦難的感受其實都有社會性的根源。在全球秩序急遽變化的年代,本書帶領讀者窺見不平等現象之多樣、複雜、碎裂及幽微的面貌,並告訴我們身為世界公民的一份子,可以透過哪些改革與倡議性的行動,讓你我棲身的全球社群更宜人居。

本書特色
●突破關於社會不平等的各種常見迷思,比如

→個人主義思維:(X)教育能有效解決貧窮問題,主要影響成績之因素是個人努力。(O)從統計上來說,家庭背景、居住地或種族,才是影響學業表現的關鍵。

→機會平等神話:國家只要確保遊戲規則公平,亦即人人立足點相同的「機會平等」就好,還是也該關照階級複製帶來的「結果不平等」?

●不僅詳盡介紹階級、種族、性別這三大類不平等如何運作,更以生活化的案例,揭示這三條軸線如何交互作用

→金字塔頂端的1%擁有的財富,比底層90%的人加起來還多。當經濟成長、GDP數字變大,為什麼財富並沒有「下滲」?

→為什麼職業婦女白天上完班,晚上還要負擔多數的家務勞動,作為她們的第二輪班?

→貧窮、鄉村或市郊地區的美國白人,身為享受某些優勢卻同時承擔部分劣勢的矛盾承載者,何以近幾年來開始承受歧視性的污名?

●除上述三大軸線,還涵蓋更豐富面向的不平等議題,相關討論鉅細靡遺,同時兼顧廣度與深度

→教育:分流制度是否讓階級僵化的情形更加嚴重?為什麼有些國家複製德國的及早分流制,結果卻失敗了?

→品味:消費偏好與生活風格的背後有社會階級的意涵存在嗎?近年來出現的BoBo族及文化雜食者,反映出文化菁英的何種策略轉變?

→政治:為什麼不同色彩的政黨菁英,比起對手更像是共謀?面對金權政治下財團把持選舉獻金的生態,公民曾試圖做出哪些抵抗與改變?

→遷移:當國家或地方政府以廉價勞力、降低稅收、寬鬆環保法規吸引企業,是否能真的改善當地社會的體質,抑或只是屈居於參與一種對人民好處有限的「比爛」(racetobottom)競賽?

●強調實踐與倡議,每章末尾皆附有該章主題的延伸介紹,包含琳瑯滿目的NGO或相關政府資訊。

●與時俱進,收錄最新的數據與事件分析。如BLM運動、歐巴馬健保),全書亦包含豐富圖表,資料的視覺化十分到位。

●二十年來再印、改版不斷,在美國廣受青睞,是許多師生心目中理想的「第一堂公民課」讀本。


NGO 議題 BOBO